吉林长白山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揭示人类演化与扩散秘密
根据国家文化遗产局的说法,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发现的石器的考古研究,丰富了人们对现代人类通过东北亚的演化和扩散的理解。
在周四的北京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遗产局官员称,吉林省和龙市大东遗址的三个文化阶段发现了近20,000件石器和动物化石。该遗址的年代大约可追溯至5万年至1.5万年前,属于晚期旧石器时代。
它覆盖了大约4平方公里的面积,其核心区域超过500,000平方米。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王友平表示,这个遗址的规模对于旧石器时代来说异常庞大。
“这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晚期旧石器时代露天遗址,文化层次最清晰,”辽宁大学负责大东遗址挖掘的研究员许挺说。
该遗址最初在2007年被发现,首次发掘在2010年进行。
自2021年以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辽宁大学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研究,以深入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序列、迁移和交流模式。
许挺称,第一阶段发现了简单的石器样品和大量的动物化石,年代追溯到5万年至3万年前。第二阶段,从2.8万年至2.4万年前,发现了刀片和微刀片工具。第三阶段,从1.7万年至1.5万年前,也出土了微刀片工具。
“在这个遗址上发现的三种类型的考古文化是一个关键发现,”王友平说。
许挺表示,大东遗址清楚地证明了石器从石片到刀片,再到微刀片的重要转变过程,这个过程长达5万年。它也表明,长白山地区在中国北方微刀片使用的起源中起着关键作用。
许挺说,晚期旧石器时代对现代人类的演化和扩散至关重要,当时他们迁移到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
他指出,在这个时期,全球石器技术最显著的变化是微型化,不同的地区生产出各种形式的微小石器产品。
他补充说,微刀片技术的流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横跨东北亚和西北美,见证了亚洲和美洲的史前文化的交流和联系。
许多出土的石器是由黑曜石制成的,黑曜石是一种火山玻璃,常在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发现。这使得这个遗址成为东北中国最早使用这种材料制作石器的地方之一。
王友平指出,北美和地中海地区也发现了黑曜石被用作石器的原料,引起了人们对其在史前世界中的使用的广泛关注。
“在这个遗址上发现黑曜石作为石器的原料对于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非常重要,”王友平说。
许挺说,黑曜石的长期开发和使用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东北亚古人物质和社会网络的宝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