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统一海砂采矿行动的文件

在第15个联合国世界海洋日(星期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海警局发布了一份文件,统一法律标准,支持打击非法开采海沙。文件的规定包括收费的适用、如何确定意图以及开采海沙后所需的处理。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位资深检察官万春介绍,近年来与海沙有关的非法活动屡禁不止,对海洋环境安全和海上航行构成严重威胁,并滋生了犯罪组织。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自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已对大约800起涉及非法开采海沙的案件起诉了2100人。这些案件涵盖了11个沿海省份。

但是,由于这些活动往往分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并涉及到复杂的犯罪链条,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限制了案件的处理效率。他说。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海警局于2022年7月和2023年2月在福建、广东、海南和浙江等省份举行了研讨会,分析了与海沙有关的刑事案例,分享经验,制定了文件。

由于海洋非法采砂证据在海上易被消除,文件规定:如果一艘运送海沙的船只的所有人或船长明显违反正常航行方式,或表现出不能合理解释的异常行为,可以认定船长具有犯罪故意,万春说。

文件还规定了对非法采砂、非法运输、购买非法采砂、代理非法采砂销售或以其他方式掩盖窃取的海沙和后续收益的法律适用。涉及的罪名为非法采砂和掩盖、隐瞒非法所得。

5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中国海警局启动针对采矿违法行为的为期六个月的专项行动。

目前,各级检察机关已在沿海省份的海警局设立了191个协查协助中心,切实解决了执法实践中基层单位的难题。万春说。

中国海警局发言人刘德军表示,海警局已经全面加强对丰富脱沙水域和重要航线的巡逻和管控,加大对船只的检查力度,最大限度地防止非法采砂和运输活动。

“目前,海上非法采砂和运输的总体形势稳定可控,但受需求等因素影响,偶尔还是会出现非法采砂和运输活动,”刘说。

他表示,海警部门将继续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合作,对海沙采矿、港口建设和水道疏浚等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打击相关犯罪活动的合力。

自2019年以来,海警部门已查处了2300多起涉沙案件,拘留了2300多人,对900多人执行了行政处罚,并没收了1200多万吨海沙。

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起2019年9月的案件,一位林姓男子指使一名男子驾驶船只在福建宁德附近的水域非法采砂,并将沙子运至宁德向他人出售。他们非法挖掘了约11300立方米的海沙,获利约18万元。

这两人于2019年10月被海警抓获,并于2020年1月被移送至检察院起诉。2021年,林某因非法采砂罪被判处一年三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两年,罚款2万元,另一男子被判处拘役十个月,缓刑两年,罚款1.5万元。

他们二人还被责令共同赔偿修复海洋环境损失费用约68万元,可选择支付现金、分期购买海洋碳汇或参加公共服务方式支付赔偿金。

李伟

李伟是一位生活在曼谷的中国人。他一直从事新闻编辑相关工作。他曾经深入采访过泰国政府高官、当地社区领袖和普通民众,为读者呈现出更加全面、深入的报道。现在担任Thaiger中文网中国新闻板块作者。